此處蒼松翠柏,奇花異卉,瑰麗多姿,春天桃李爭妍斗俏,夏日松柏濃蔭蔽日,秋時紅葉五彩繽紛,冬季白雪銀裝素裹,為蜚聲遐邇的游覽勝境。水神山不僅自然景觀瑰麗,更有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有烈女祠的忠義傳說,有抱泉樓、修真洞等古建筑,更有眾多維妙維肖的彩塑、雕像、壁畫、碑刻等,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文化和旅游價值,是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山中現存元代古跡烈女祠,依山而建,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相傳后周皇帝年幼,契丹入侵,朝廷派趙匡胤北上御敵,不料中途陳橋兵變,趙匡胤黃袍加身,取后周而代之。周世宗之女柴花公主從小性格剛烈,心中十分憤恨,不甘心委身于趙宋,于是連夜逃走,落身于盂縣水神山中,后感復國無望,最終自盡于水神山抱泉樓側的一棵棗樹上。柴花公主死后,當地百姓感其剛烈氣節,紛紛捐錢、捐物,為她在水神山上專建了這座烈女祠。每年農歷四月初四,山上都要舉行廟會,以祭祀這位可歌可泣的忠烈女子。 水神山旅游景區規劃區域南至高城山公路,西、北至高城山森林公園邊界,東至生態植物園,旅游區規劃面積1平方公里。 2009年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盂縣佛教協會和盂縣水神山管理處成立了山西盂縣水神山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專門從事水神山旅游開發項目的規劃、投資、建設和運營。2010年公司本著高起點高標準,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兼顧的原則開始對景區進行大規模的開發建設。 水神山旅游區劃分為“一軸、兩環、四區”的空間布局結構,一軸:指沿報國寺和烈女祠形成的核心景觀軸。兩環:沿旅游景區外圍山脊形成的沿山游覽環和沿報國寺外圍的沿廟聯系環。四區:將景區劃分為接待服務區、報國寺佛教文化區、烈女祠文物游覽區、水神山生態休閑區四個相對獨立的功能區。項目總投資2.8億元,分三階段建設。 項目建設完成后,將大大促進縣域產業結構調整、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促進人民增收致富,促進對外交流和文化交流。 水神山旅游區發展以山水生態為載體,以感受自然和人文體驗為主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寓觀光、體驗、參與、休閑于一體,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現代化精品旅游區,她正以嶄新的風姿迎接八方賓客的到來!
|